一、玻璃磷片树脂技术及施工
(一)玻璃鳞片树脂衬里技术
玻璃鳞片树脂作为设备衬里和涂料,在英国、日本六七十年代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在中国八十年代开始了玻璃鳞片树脂衬里的开发性研究。从试制玻璃鳞片开始,解决了玻璃鳞片的界面处理,鳞片在树脂中的稳定悬浮,鳞片的分散及清洗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抗透性试验,耐腐蚀性能试验及力学性能试验等,以及在工业装置上的应用试验,玻璃鳞片树脂防腐衬里技术是以改进有机高分子材料防腐寿命理论为出发点,研究配制的新型防腐结构材料。该材料具有腐蚀介质渗透途径长,抗渗透性好,残余应力小,施工特性好,易修补,应用领域广等特性。
(二)防腐蚀原理:
玻璃鳞片树脂防腐蚀层,就是将定量的、具有一定片径和厚度的玻璃鳞片分别与定量的聚酯、环氧、乙烯基等树脂,按操作规程均匀混合。经过严格的配制工艺,配制成胶泥或涂料。经泥抹子或高压无气喷枪等工具,涂敷于经处理的金属表面或其它被防护材料的表面。再经室温固化,而得到衬里或涂层。
在玻璃鳞片树脂防腐层中,扁平状鳞片在树脂中平行叠压排列,不仅对腐蚀介质构成一道道屏障,使介质在基料中的渗透需经过无数条曲曲折折的途径,这在客观上相当于增加了防腐层厚度。而且使基料被分割成许多小区域,使树脂内的微气泡,微裂纹及分子级空穴相互分割,从而有效地抑制了介质的扩散。又由于玻璃鳞片是不连续的片状实体,且在基料中近似乎平行排列,使得界面孔隙也为树脂分割。因此,玻璃鳞片对介质的渗入有很好的阻碍效果,从而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三)玻璃鳞片树脂防腐的优点
1、受介质、气体、水蒸气的渗入远小于普通玻璃钢。不容易产生介质扩散,可有效地避免底蚀、分离、鼓包、剥离等物理破坏。
2、硬化时收缩率小。由于玻璃鳞片分散了应力,各接触面的残余应力小,热膨胀系数也小、故粘接强度不会因热胀而衰减、热稳定性好。
3、耐磨性和对擦伤抵抗性较强,遇机械损伤只限于局部,扩散趋势小。
4、修复性好。使用几年后,破坏处只需简单处理,即可修补。
5、对防护面适应性强,尤其适合于复杂表面的防腐。
6、施工性好。鳞片防腐可用喷涂、滚涂、刮涂等多种方法施工。整体性好,且现场配料方便、可室温固化及热固化。
二、玻璃鳞片树脂防腐施工技术说明
1、施工方法简介
玻璃鳞片树脂防腐材料主要是由分散不连续的玻璃鳞片及粘稠树脂,经专用设备混合而成的胶泥状复合材料。故它的施工作业是通过施工者用抹子、灰刀等工具按一定厚度要求涂抹到被防护表面、再经除泡滚、压光滚除泡、压实、压光,且使玻璃鳞片按一定方向叠压排列后固化成型的,其施工作业类似于建筑抹灰作业。但由于树脂与水泥材料的特性不同,应用目的亦不同,故其涂抹作业较之抹会又提出了更高更难得要求。
2、施工的主要特点
(1)玻璃鳞片树脂防腐蚀作业为手工操作,故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者操作技能高低熟练程度。
(2)防腐层的表面质量、玻璃鳞片排列状态、厚度控制,主要依靠施工者的技术水平及施工经验。
(3)玻璃鳞片防腐层必须完全封闭。端面、连接面及拐角处、为防止应力集中破环及鳞片排列不平行等缺陷,应采用玻璃布曾强等补偿措施
(4)施工应配备专用混料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料中气泡的生成。
(5)玻璃鳞片树脂防腐施工的环境恶劣,属易燃有害作业。再加上施工场地的复杂情况,故施工中的安全防护非常重要。
3、施工对被防护金属壳体的结构及表面状态的要求
(1)被防护的金属壳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性,以防止金属壳体运输、安装、施工等过程中,因变形而导致的内衬防腐层的破坏。
(2)金属壳体结构必须满足施工作业的条件,必须具备能进行手工涂沫的条件。
(3)施工前所需焊接(或铆接)的结构件(无论是内壁还是外壁)均应焊接(或铆接)完毕。如需施工后焊接的,应制定相应措施。所有外接管线法兰面均应敞开。设备应按设计要求完成检验并合格。
(4)装有内件并在运行使用中需经常检修的设备,应具有安装、检修的条件。保证在安装及检修中,不损害内衬层。
(5)金属壳体原则上应用焊接结构。如因特殊情况需采用铆接时,应采用沉头铆钉铆接。
(6)金属壳体表面积端面应光洁、平整,无焊渣及毛刺等。表面焊接应光滑平整,凸出高度不应超过1mm,如超出或相糙时,应用砂轮机打磨至满足要求止。
(7)金属壳体必须经过严格的喷砂除锈。
(8)设备的全部加工、焊接、试压试漏等,应在施工前完成。施工后严禁在壳体上动火焊接。